大學班會不熬夜?一、良好的生活習慣1.生活規律,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3.不吃外賣、快餐。不到衛生條件差和沒有消毒設施的路邊攤小餐館就餐。不購買三無食品。4.勤洗澡、勤剪指甲。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拖鞋、貼身衣物。5.注重教室及宿舍衛生的保持和維護,那么,大學班會不熬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1
盡快融入大學生活
剛進大學,不少的學生對大學生活還沒有適應,甚至還沒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只身一人在外地,沒有父母、親戚、朋友的陪伴,不僅生活要學會自理,更要注重人際交往。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會接觸很多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人要學會交際。搞好與室友、老師、同學的關系,因為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他們都將陪伴著你度過,很多事不是你一個人能解決的,在你困難的時候他們將會幫助你度過。
02
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
給自己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例如:這學期要拿獎學金,首先要去學生手冊上看下學校的獎學金要求是什么?有的高校是要求不能掛科,平均分80以,上,這就需要你對各門功課下“功.夫”了。
制定各科的學習與復習計劃,并且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說出來很輕松,但實際上計劃落實了多少還是得看自律能力。另外需要具備很強的時間規劃意識,大學四年怎么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今后的生活習慣。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在前天晚上寫好,第二天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早睡早起,堅決不熬夜。
03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高中時期,你也許特別的優秀,也許還是全校第一名。但到了大學之后卻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很優秀。這時候心里別有落差,好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知道比你優秀的大有人在。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是最重要的事情。知識可以武裝大腦,給人力量。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好專業知識,為將來的生活和工作打好知識基礎。另外,我們還應該將學習的范圍擴大到專業知識以外,畢竟在社會中立足依靠的是全方面的知識。學習的范圍越寬廣,未來的路就越光明。
2、 鍛煉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完成各種事情。所以,在大學生活中,要堅持體育鍛煉,使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其實這種鍛煉可以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去培養,不要當成一種負擔。鍛煉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跑步、打羽毛球、打籃球等等。3、擴大交際圈大學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一個半社會性質的團體。在這個團體里,我們應該提高與人溝通,與人為善,建立友誼的能力。朋友不但能讓你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精彩,還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與你互幫互助。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就相當于擴大資源,對未來的發展大有好處。
4、做職業規劃剛進入大學就應該開始著手做職業規劃。大學的四年看似很長,但是實際很快就會過去。職業規劃不僅能讓你在大學期間為將來做好準備,還能給你的未來指明方向。如果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你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那么你在畢業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面臨迷茫和不知所措。
如果你現在是大一,那你就很幸福了,因為那至少說明你還很年輕,而年輕就是你最大的資本,在這樣如花一般的年紀,我希望你真的不要荒廢青春期,作為一個過來人,你可以聽聽我所說的。
我知道剛剛從高中森嚴的束縛中解脫,你肯定感覺像飛出牢籠的小鳥。是的,你可以飛,但要記得不要太浪了,飛出去了要記得回來。一切也不要把自己放的太松。和以往的生活改變太大,你會容易喪失自我的。
不管你讀的是三年制還是四年制的大學,你都要明白,當你步入大學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面臨著畢業了。不要覺得這幾年很遙遠。你已經慢慢的慢慢的成為大人了,你要學會為自己將來的事業打算了。
當然,也不是不可以玩,畢竟大學也不是高中。你可以趁著擁有學生證的時候去一些有意義的地方,開拓自己的見識。別一天到晚就待在寢室混吃等死,這樣的生活可能當時很爽,但你要相信,后來你就會后悔自己是這么過來的。
或許你慢慢會覺得大學的課有點沒意思,但你也不能荒廢,雖然不說要你復習,預習,但上課聽還是必要的。拿拿獎學金多好,你說是不是!別瞎聽那些人說的大學成績真的不重要這類的話,除非你在別的領域特別出色,不然就該做什么做什么去。
多泡泡圖書館沒害處,多看點書沒害處,大學一定會是你最后一個無憂無慮的場所,你要珍惜。
有關于學習方面
1.每天背誦30個英語單詞。
2.每天完成英語聽力20分鐘。
3.一個月閱讀4本書籍。
4.一個星期寫一篇讀書心得。
5.找幾個自己喜歡的作家,品讀他們的作品。
6.每學期有1-3本完整的專業課筆記。
7.學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8.與伙伴一起周末去圖書館。
9.積極找老師交流學習。
10.積極參與早讀。
11.大一,做好一份職業規劃。
12.不要逃課。
13.坐在教室第一排聽課。
14.在校期間不掛科。
15.得一次獎學金。
16.大一通過四級,大二通過六級。
17.參加一次省級及省級以上的比賽。
18.選修一門自己喜歡的課程。
關于運動方面
19.積極參與晨跑。
20.每周打兩次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
21.晚飯后散步。
22.學習1樣新的運動技能。
23.積極參與運動會。
24.騎自行車繞行校園2圈。
25.堅持每天鍛煉30分鐘。
26.每天微信記步達8500步以上。
27.保持BMI(體重÷身高2)處于正常范圍。
28.多在校園內走走。
29.為每次的體育測試勤加練習。
30.冬天和小伙伴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關于交往
31.加入一個社團或學生組織。
32.交幾個能同患難、共禍福的朋友。
33.與同寢室的同學和睦相處。
1、角色的混亂。青少年網絡成癮者,過度地沉溺于網絡中虛擬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實的自我,將網絡上的規則帶到現實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亂。尤其當青少年在現實社會中與人交往受到挫折時,轉向虛擬的網絡社會尋求安慰,消極地逃避現實,這對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極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在網絡空間,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由于不必與其他人面對面地打交道,從而缺少現實社會中以教師、家長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對他們行為的監督,他們在網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獨”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網絡游戲中放縱自己的欲望。在一項對近3000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承認訪問過站的青少年占46.9%。另外,計算機成癮者也容易在竊取他人電子郵件或機密信息、制造傳播網絡病毒等方面,導致網上違規、違法行為。根據北京五所高校的一個調查,有12.5%的人曾經獲得他人的郵件, 5.4%的人曾發布不健康的信息。據調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認為“網上聊天時撒謊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認為“偶爾在網上說說粗話沒什么大不了的”,還有24.9%的人認為“在網上做什么都可以毫無顧忌”。
3、人格的異化。網絡上90%的信息是英文,網絡文化實際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導。
以上就是大學班會不熬夜的全部內容,第一點:要以學習為重,很多同學多多少少有聽說過這樣的話,“上到大學就輕松了,大學是不用學習的”,但是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的,大學時期還是要學習的,因為大學畢業與否,很大的因素是專業課程過不過關。但是大學跟初高中不一樣。大學時期學習主要靠的是自學,學校安排的課程相對較少,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