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譽班會主題教案?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教案: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深入了解誠信的含義,包括對人守信、對事負責,并認識到誠信是立足社會的必要通行證。能力目標: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及社會生活能力,并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信。素質目標: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二、那么,小學信譽班會主題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深入了解誠信的含義,包括對人守信、對事負責,并認識到誠信是立足社會的必要通行證。
能力目標: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及社會生活能力,并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信。
素質目標: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誠信的實質,澄清對誠信概念的錯誤認識,并理解誠信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在人際交往中應用誠信原則,以及在復雜生活情境中正確處理誠信問題。
三、教學方法
采用典型事例分析、講授和討論等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誠信的理解。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教學課件,準備誠信故事素材,組織學生收集誠信故事。
誠信∶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誠,真實,誠懇;信,信任,證據。所以說,誠信,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下面我給大家帶來誠信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誠信進校園主題班會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誠實”、“守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律自愛,完善自我,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習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學生。
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營造團結互助、尊重他人等良好的禮儀氛圍。
二、設計思想:
通過《狼來了》的故事引入“誠實守信,做文明小學生”主題班會的主題,以“課前搜集、課中展示、課后選擇名言”讓學生感受誠實守信的意義和警戒性,通過講述兩個名人的誠信小故事(《宋慶齡奶奶的故事》和張瑞敏砸冰箱事件告訴孩子“誠實守信”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都極其重要,偉人和名人都能夠勇敢地正視自己的錯誤,更何況我們?然后又通過身邊的小故事《借橡皮》回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而讓孩子尋找和分析生活中的不誠實守信或者不文明的現象和人,已達到教育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到底應該怎樣做才是誠實守信,做文明的小學生?我又設計了由主持人帶領全班同學學習我校的“雙十條”中的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習慣,讓學生明確準則。
【 #教案#導語】主題班會是一種極受師生歡迎的極富教育意義的組織形式。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委會組織領導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小學優秀主題班會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防災減災知識,了解防災減災日的來歷
2、提高安全意識,樹立珍愛生命觀念
3、學習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學重點】
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教學難點】
學習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幾號?
十二年前的5月12日天發生了什么震驚世界的大事?
你知道5·12被定為什么日子嗎?
為什么要這么定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二、學習防災減災知識,了解防災減災日的來歷
1、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于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于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于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提高,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3、防災減災知識問答
問:什么是自然災害?
答:以自然變異為主而產生并表現為自然態的災害稱為自然災害,如干旱、洪澇、地震、滑坡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誠信的內涵,認識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感受誠信是每個人立足于社會的通行證。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為人處世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踐約守信,誠實做人。
3、素質目標
增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和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大力弘揚中華誠實守信美德。
二、班會重點和難點
1、班會重點
(1)理解誠信的基本含義: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澄清在誠信做人方面的錯誤認識;
(2)理解誠信是立身之本、交往之道、優良道德傳統;
(3)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誠信,做誠實守信的人。
(4)考試作弊將會受到嚴肅處理。
2、班會難點
(1)理解誠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
(2)了解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
三、班會方法
典型事例分析法、講授、討論
四、課前準備
1、教師:(1)課件準備。(2)組織學生收集正反兩方面的誠信故事。
2、學生:收集誠信、故事及有關誠信的格言、古訓。
五、班會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境——誠信銀行開幕儀式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誠信美德,特成立誠信銀行,存、取“誠信元”! 活動規則:凡是弘揚誠信美德,如:講誠信故事、回答有關誠信的問題、主動認識自己不誠信的過去等等皆可獲得一個誠信元。
誠信做人主題班會教案
上學的時候,大家一定沒少參加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會前需要充分的準備,盡可能發揮每個人的專長、愛好和創造性。那么,主題班會需要如何準備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誠信做人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誠信做人主題班會教案1
(一)故事導入,初步感知誠信。
(1)、老師講故事《是誰打破了花瓶》
(2)、播放動畫故事《狼來了》
(二)請學生簡要點評:你喜歡做哪個男孩?
教師根據分組的情況進行總結。
(三)格言欣賞,體會古人、名人對誠信的認識。
1、孟子(中國古代思想家):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2、海涅(德國詩人):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3、裴多菲(匈牙利詩人):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意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4、同學們讀一讀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誠信的格言,說說格言的大意。
(四)情境問答,加深理解誠信。
做個百分百的誠信孩子,你遇到了下面的情況怎么做?
1、教室里只有我一個人,發現同桌桌上50元錢:
2、買東西時,出門發現多找錢了:
3、老師給你的試卷評分多加了10分:
4、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
5、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踢壞了班級的門:
6、我因為在路上玩耍遲到了,跟老師解釋:
7、因為看動畫片作業做得很不認真,面對老師詢問:
8、遇到有學生抄襲別人的作業:
9、有人向你問路時:
10、遇到考試時有人作弊:
(五)唱響倡議,將誠信內化為實際行動。
以上就是小學信譽班會主題教案的全部內容,【篇一】中小學誠信考試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的: 1、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營造“以德修身,明禮誠信,誠實為本,信譽為重”的校園氛圍,教育學生“言必信,行必果”,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3、通過誠信考試,強化學生誠信、文明素質的培養。 二、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