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捐款班會記錄?獻愛心捐款主題班會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同學們的討論、獻愛心等,使學生了解地震災情以及抗震救災、賑災捐贈的實情,激發他們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無私奉獻的民族情感。 2、充分認識地震造成的嚴重危害、那么,關于捐款班會記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校園里,愛心的力量無處不在,它像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溫暖著每一個學子。一系列的班會活動,如“愛心傳遞,情暖校園”主題,旨在弘揚互助精神,踐行“資助育人”的理念。2018年,學院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攝影大賽、小品大賽和演講比賽,通過生動的故事傳遞愛心與關懷,展示出大學生的愛心與責任感。
在經濟與管理系學生李_同學母親患病的緊急時刻,學校迅速組織了愛心募捐活動,全校師生積極響應,共籌集善款11200.1元,體現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樣,_小學的“愛心傳遞”活動,讓全體師生伸出援手,幫助患有白血病的學生及其家庭。這些活動不僅解決了實際困難,也傳遞了人間溫暖。
在_中學,一場針對李思明同學的愛心捐款活動更是感人至深。全校師生不僅捐款,還通過網絡和實地行動,共籌集30539元,這不僅是對困難家庭的支持,更是對生命力量的肯定。這些班會教案,展現了校園內外愛心的傳遞,讓人們深深感受到情暖校園的力量。
無論是在資助學生、應對突發疾病還是面對意外傷害,愛心傳遞都成為了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幫助了有需要的人,也教育了學生在困難面前不孤單,共同面對,共同成長。這些活動讓我們相信,只要有愛,校園就會充滿溫暖,每個角落都洋溢著關懷與希望。
獻愛心捐款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獻愛心捐款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獻愛心捐款主題班會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同學們的討論、獻愛心等,使學生了解地震災情以及抗震救災、賑災捐贈的實情,激發他們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無私奉獻的民族情感。
2、充分認識地震造成的嚴重危害、深刻體會災區小朋友上學讀書的艱難,想災區小朋友之所想,幫災區小朋友之所需,與災區小朋友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戰勝地震帶來的千難萬險。
二、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抗震救災資料。
2、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錄音。
3、愛心捐款箱。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教學:
同學們,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降臨到我國四川雅安地區,給當地的人民群眾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多少人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面對災難,面對受難的中國同胞,遠在震區外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們能做的,就是迅速而積極地聯合起來,伸出援助之手,與災區人民共同抗震救災。
(一)活動標題: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二)活動背景:
連日來汶川人民把對玉樹人民的感恩和牽掛化作愛心,4月20號,全縣再次廣泛開展了以“汶川感恩、玉樹堅強”為主題的募捐活動,組織動員全縣各族干部群眾伸出援助之手,貢獻綿薄之力,并撥出專項資金用于玉樹抗震救災。請看報道:
募捐現場,干部群眾排著長長地隊伍,紛紛慷慨解囊,傳遞著一份又一份愛心,一張張捐款放入募捐箱,一聲聲祈福更會讓玉樹災區人民感受到汶川各族人民的溫情。此次捐款活動縣委政府撥出專項資金100萬元,截止20號下午5點,全縣干部群眾共捐救災款470333.5元。 我們要知感恩: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
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你才會
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總能健康的心態。在這感恩節即將到來的日子,我們是否心懷感激,有著千言萬語想對
那些愛過你的人和關心過你的人說些什么呢。
(三)活動目的:
大學生活,離開了家庭,離開了父母,他們不在你身邊,他們是否還在掛念著你,你是否有很多話要對他們說。一種感恩的氣息悄
悄將我們圍繞,也許有時候很多話就在嘴邊你沒有勇氣說出口,也許你想說話的人不在你身邊,沒有機會而無
法表達,當時間慢慢流逝,你是否因為一些無法挽留的人和事而惋惜。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李品威,來自北京大學南寧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六(2)班,我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此時此刻,我做為學生代表,面對這么多老師和同學的目光,非常緊張,但也非常激動與快樂,因為我能代表北大南寧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的600多名同學在這里說說我的心聲,把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把自己參加這次””””“幫困助學”獻愛心活動的親身感受與大家共勉。
從小到大,我就被濃濃的幸福包圍:在家里,爸爸媽媽愛我;在學校,老師關心我,同學們喜歡我。每天,我興高采烈地上課,從不因為學費、書包、文具而發愁。自從老師給我們說起了你們百色田陽縣五村鄉康華希望小學小朋友的困難,再看了你們的一些學習和生活的照片,才深深地感受到了,原來,還有那么多的小伙伴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學習和生活。愛心助學從形式上看,是我們對康華希望小學的同學給予幫助,但我認為手拉手活動歷來就是雙方互助的,我們的同學們在活動中同樣可以得到極大的收獲。今天,我們39名同學來到了你們學校,看到簡陋的教室、低矮的廚房、少得可憐的飯菜,聽到了校長的介紹,感覺到你們學校確確實實需要我們的幫助;在這樣的艱苦的條件下,你們沒有放棄,還在堅持學習,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份幸福與他人分享,就會變成雙份幸福,幫助那未曾見面的小伙伴吧,讓他也能和我一樣,到學校享受幸福,、感受快樂,我也相信,隨著交往的日益加深,我們的手一定會越拉越緊,我們的心一定會越貼越近!
最后,我要對組織這次活動的學校領導和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給我們創造了這樣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扶貧濟困靠大家,溫暖人心你我他”主題隊會
活動目的:
通過班會的召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關心、幫助別人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義。引
導學生自覺發揚關愛互助的精神
,
使他們以后能更主動地伸出手去關心和幫助別
人,從而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活動準備:
1
、發動學生搜集有關貧困山區的生活情況以及社會上“獻愛心”的具體事例,
并進行宣傳教育。
2
、準備有關的圖片。
活動地點:
學校多媒體教室
主持人:
趙晗其
梁闊
班會過程:
一、班主任提出活動目的并請主持人上臺。
二、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敬愛的校長
、
老師
,
親愛的同學們
,
6.2
班“扶貧濟困靠大家,
溫暖人心你我他。
”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
1
:老師,同學們,
自
2014
年起,每年的
10
月
17
日
為“扶貧日”。設
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
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
對貧困地
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心,
對于宣傳黨和政府扶貧開發方針政策、
弘揚中華民族扶
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
加強扶貧理論政策研究交流,
對于構建
政府市場社會協同
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
動員全社會力量繼續向貧困宣戰,
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主持人
2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內容。讓我們一起關注留
守兒童
。
當我們牽著媽媽溫暖的手
,
漫步在街頭
,
談天論地時
,
你會覺得很平常,
當你躺在爸爸的懷里撒嬌時,你會覺得很自然。
以上就是關于捐款班會記錄的全部內容,在_中學,一場針對李思明同學的愛心捐款活動更是感人至深。全校師生不僅捐款,還通過網絡和實地行動,共籌集30539元,這不僅是對困難家庭的支持,更是對生命力量的肯定。這些班會教案,展現了校園內外愛心的傳遞,讓人們深深感受到情暖校園的力量。無論是在資助學生、應對突發疾病還是面對意外傷害,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