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班會高中?? 因為讀《正面管教》這本書。讓我深深的感覺到。我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粗糙。所以我急切地想從書中找到自我問題,自我迷惑,自我努力改進的方法。所以從第四章開始,我跳躍著往下讀? 。? 讀完正面管教的第九章家庭會議之后。返回讀正面管教的第八章班會。那么,正面管教班會高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正面管教班會:致謝
時間:2018年1月8日 地點:清新一小五三班教室。
過程:
一。回顧上次圍圈存在的問題以及本次圍圈的要求。
老師:同學們,上周我們在圍圈的時候存在什么問題?請一個同學到黑板板書。
學生發言:不夠安靜,不夠安全,有人打鬧,太吵。
老師: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能否解決?在這次的圍圈中不再出現?
學生:可以!
老師:上周我們確定這次圍圈的目標時間是5分鐘內完成,同學們能完成嗎?
學生:可以!
老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安靜、安全、有效的圍圈。(老師計時)
二。學生圍圈,老師觀察圍圈情況以及計時。
三。公布圍圈用時:3分18秒,比上次快9分鐘。
老師:同學們覺得剛才我們的圍圈如何?
學生:快了很多,還是比較吵,還有人打鬧。
老師:這些問題我們爭取在下次的圍圈中不再出現,好嗎?
學生:好!
四。介紹致謝
(把致謝格式貼在黑板上)
師:接下來老師介紹什么是致謝。
師:當你收到別人對你說謝謝時,你有什么感受?
生:激動、高興、覺得自己有價值、爽、有用、開心。
師:當同學們彼此欣賞、相互感謝時,教師里會發生什么?
生:和諧,團結、友愛、互助、互相幫助,
五:練習致謝
師:接下來我們練習致謝,就近的兩人為一組,一人為致謝者,兩一人為接受致謝者,然后角色互換。
似乎在老師們的眼里,說教是規勸不良行為的孩子們的唯一辦法,其實不然。《正面管教》中提到了另一種既可以培養孩子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又能讓孩子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承擔責任的好方法,這個方法便是召集學生開班會。
每周一次的班會最大的好處在于讓孩子積極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孩子不再有被老師控制的感覺,老師也不用每天苦口婆心的說教想讓學生改正不良行為而感到手足無措了。
那么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班會呢?
首先讓學生們把自己的問題寫到會議議程上,等待幾天。注意這短短的兩三天等待可以讓孩子進入冷靜期,讓他們可以更理性地對待自己存在的問題。
其次老師在班會上帶領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大家可以就一個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會有種主人翁的感覺,并且當他們的想法被認可時,會受到鼓勵并遵守他們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或解決方案。
最后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引導孩子們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讓提出的想法是對別人有幫助的。如果頭腦風暴的結果沒有滿足3R1H(合理、相關、尊重和有幫助),那么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有效果。而且要讓被幫助的孩子自己選擇頭腦風暴里的解決方法,讓他感受到被同伴尊重和幫助,這樣有助于改正不良行為。
相信老師們也一致認為學生的能力和學業一樣的重要,那就讓孩子們多多進行班會的練習吧。
第8章 班會
1.正面管教方法是否有效,取決于大人在對待孩子時相互尊重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長期影響的關心。
2. 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
(1)圍成一個圓圈
(2)練習致謝和感激
(3)設立一個議程
(4)培養溝通技巧
(5)懂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
(7)分辨人們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個理由
(8)專注于非懲罰性的解決方案
3.班會的目的:
(1)教會孩子們相互尊重。
(2)致謝、感謝以及感激。
(3)專注于問題的解決方案。
(4)籌劃班級活動。
4.老師的態度和技巧:
(1)放棄控制,邀請孩子合作
(2)做出榜樣
(3)問啟發式問題
(4)要為一些問題承擔起責任
(5)要客觀,不要評判
(6)尋找每個行為背后的積極意圖
#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有他人的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他人和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有感而發,或說你,或說我,或說ta,有共情之處,有get到之觸,于是統統記錄下來。#
此為第14篇。
Positive Discipline
第八章《班會》
正面管教方法是否有效,取決于大人在對待孩子時相互尊重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長期影響的關心。
成功班會的態度和指導原則
在班會上要避免一些態度和行為:
1.不要把班會當作說教的另一個平臺。最關鍵的是,老師們要盡可能客觀,并且不要評判。這并不意味著你不可以提出看法。你仍然可以把你的問題放入議程,并表達你的觀點。
2.不要把班會作為繼續過度控制孩子們的手段。孩子們會一眼看穿,而且就不會合作了。
三條規則
1.不帶任何物品進人圓圈
2.一次只能有一個人說
3.六條腿必須全在地板上(兩條人腿,四條椅子腿)
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
1.圍成一個圓圈
2.練習致謝和感激
3.設立一個議程
4.培養溝通技巧
5.懂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
7.分辨人們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個理由
8.專注于非懲罰性的解決方案
班會的目的
1.向別人致謝
理解,致謝、感謝以及感激要針對別人在下列方面所做的事情:
·所做的事
·對他人的幫助
·任何讓人感覺好的事情
讓學生們通過頭腦風暴列舉出各方面的具體事例。
要點梳理:
一、班會的目的。
1.教會孩子們相互尊重。
2.致謝,感謝以及感激。
幫助學生們理解致謝,感謝以及感激要針對別人所做的事,以及對他人的幫助,和任何人讓人感覺好的事情。
3.專注于問題的解決方案。
要教會學生們專注于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試圖通過懲罰來解決解決問題。專注于問題的解決。提出的建議必須是相關的尊重的、合理的、有幫助的。在全班決定哪些建議應該被刪除,因為它不符合解決問題的原則
二、有效班會的八個要素。
1.圍成一個圓圈。
2.練習從致謝開始。
3.建立一個議程。
4.培養溝通技巧。
5.懂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
7.分辨人們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個理由
8.專注于非懲罰性的解決方案
三、班會的組織
1.從致謝開始。
用一個小物件作為發言棒,順著圓圈傳遞,想要致謝的學生可以在發言棒傳到自己手里時發言。發言棒應傳遞一圈。2.宣讀議程上的第一個問題。問那一個把這一問題寫到議程上的學生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如果解決,進入下一個問題。
3.如果沒有解決,就順著圓圈傳遞發言棒,讓大家發表意見和建議。
4.把每條建議都原汁原味的寫下來,如果學生的年齡足夠大,這項工作可以有一個學生來做。
5.宣讀所有的建議。
以上就是正面管教班會高中的全部內容,班會和家庭會議是給孩子們機會,培養第1章中所提到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中的所有優點的兩個最好途徑。在班會上,學生們通過相互致謝以及通過頭腦風暴來找到對人尊重的解決方案來培養問題的技能,來學習和實踐怎么做一名“好的發現者”,會使孩子們在今后人生中的每一個主要時刻都受益匪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