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主題班會記錄內容?本人要開展一次愚人節的主題班會,望各位網友出點主意,給點和愚人節有關的相聲、小品、知識問答、笑話……只要和愚人節有關的都行。高分噢~~~別復制百度百科的阿 本人要開展一次愚人節的主題班會,望各位網友出點主意,給點和愚人節有關的相聲、小品、知識問答、笑話……只要和愚人節有關的都行。那么,愚人節主題班會記錄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主題活動策劃 篇1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通過主辦"慶祝八一建軍節消夏活動"讓領導與員工接對子,創建文明和諧, 充分發揚公司黨內知識分子的團隊精神,樹黨內知識分子的良好形象,活動中感謝為公司做出貢獻的退伍士兵。
二、活動主題:"慶祝八一建軍節消夏活動"
三、活動時間:20xx年08月01日(星期三)
四、活動地點:
五、組織領導:
組 長:
副組長:
六、參加人員:XX公司領導、XX公司轉業復原退伍士兵
七、特邀人員:管委會領導
八、活動內容與形式:
上午8:00--12:00
運動競技類:拔河比賽、炒地皮
形式:確定參加隊伍人數后,競賽獲得前三名人員均有不同獎勵,具體為:
團體競賽: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
個人競賽:第一名: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200元;
下午15:00--17:00
集團公司和XX公司轉業復原退伍士兵茶話會
下午18:00:聚餐
主題活動策劃 篇2
一、活動目的:
充分利用元旦假期,整合資源,有計劃、有策略的開展一次時間跨度較長的促銷活動,更好的傳達寶利匯商場的經營理念,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拉動產品銷售,實現品牌形象與產品銷量的同步提升。
愚人節的來歷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于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歷),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并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 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要找整人方法大全,當然要找整人專家團了。
向來不喜歡洋節,但在那么多不喜歡的洋節當中,最喜歡的還是每年一次的“愚人節”!可以整人不要錢,呵呵。。。在西方國家里,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玩弄各種小把戲而不必承擔后果。叫一聲“愚人節玩笑”你的惡作劇就會被原諒。在此收集了一些愚人節愚人招數,大家可以一笑置之~~~
如果真的參照本帖內容去實施造成不良后果,千萬記得與本人無關。如果你有更好的招數,不妨也一起加進來哦。。。
作為一個整蠱者首先要具備“快、穩、靈、準”條件。
所謂“快”即是速度快,你必須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一切整蠱工作,并且在被發現后可以迅速逃跑,避免報復。
“穩”即是整蠱的時候一定要穩重,不出任何差錯,以求達到最佳整蠱效果。
“靈”即是指頭腦靈活,知識面廣,懂的多,只有這樣才能從更多的方面去整蠱。
“準”即是要求瞅準整蠱目標,看準目標的弱點,一擊必整。
1.牙膏夾心餅
把夾心餅拆封,小心地撥開兩片餅干,去掉原來的夾心,拿出牙膏(最好是黑人牙膏,味道不錯!)擠出適量至餅中,分量隨個人“飲食”習慣,最后加以黏合,盡量做得逼真像樣。你一般根本不用特地使用,只需將之放至明顯處,最好準備幾片原始的夾心餅,一邊吃一邊看電視,自然而然就有人光顧品嘗了。
小學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劃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皮筋龍舟”若干。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劃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戲:《劃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劃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劃龍舟。
(3)劃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松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隨著四月的腳步接近,又一個西方傳統節日——愚人節,悄然向我們走來。這個節日,起源于幾百年前的印度“詮俚節”和16世紀法國的改革,逐漸傳播至英國并被帶到美國。在這一天,人們會互開玩笑、互相愚弄,以娛樂為目的,成為一種風俗。
愚人節的慶祝方式多種多樣,從家庭聚會到魚宴,甚至做假菜的風俗,都充滿了趣味。人們會用水仙花和雛菊裝飾房間,將房間布置得如同過圣誕節或新年一樣。而在愚人節的聚會上,做假菜則是最具特色的一項活動。參與者會精心布置“色拉”,用綠胡椒撒滿萵苣葉,但揭開葉子后才發現下面是牡蠣雞尾酒。同時,還會準備甜面包屑和鮮蘑制成的“烤土豆”,以及用蟹肉偽裝的燒雞,讓人在驚喜中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這種玩笑有時甚至涉及到小惡作劇,如將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當有人撿起錢包時,他們猛然將錢包拽走。或者將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中央,等待有人踢起。在這些小惡作劇中,人們通過彼此之間的玩笑,釋放了壓力,增進了友誼。
關于中國人是否應該過愚人節,歷來有爭議。反對者認為,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沒有必要過西方的節日,這可能導致傳統文化的流失。
以上就是愚人節主題班會記錄內容的全部內容,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這種玩笑有時甚至涉及到小惡作劇,如將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當有人撿起錢包時,他們猛然將錢包拽走。或者將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中央,等待有人踢起。在這些小惡作劇中,人們通過彼此之間的玩笑,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