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我保護主題班會?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自我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學會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人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社會中的人。因此,我 精心 設計了“互致心語”的環節。 (五)學以致用,互致心語: 教師教育、那么,學生自我保護主題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珍愛生命保護自我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珍愛生命保護自我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愛生命保護自我主題班會教案1
尊敬的各位 領導 、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 給大家 說課的內容是《珍愛生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適用于中高年級。
設計理念: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會學習就行了,至于生活的技能,會不會,有沒有無所謂。但現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棵獨苗,家長對孩子的人身安全倍加憂慮。他們把孩子束縛在身邊,孩子就像個被捆住了手腳的機器人。這種消極的舉動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關鍵還是要孩子自己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心理學指出,作為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的意識,是包括感覺,知覺,思維在內的一種復合型結構的最高級的認識活動,思維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人的各種心理活動中,它發揮著調節、控制、指導的作用。因此,意識決定行為,能力決定結果。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護的知識、技能,遇到危險及突發事件,能總冷靜面對,尋求最佳解決辦法,擁有一個安全、美好的人生。
一、班會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學習一些在公共場所發現危險,避免危險的方法和知識。
3、掌握一些自救自護的本領,珍惜生命,健康成長。
二、活動準備:
1、湖南湘鄉的“踩踏事故”資料。
2、安全知識競賽題目。
3、提前擬訂好一份安全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主題導入
老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貴!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了。所以,我們要懂得關愛生命,學會自救自護,珍惜生命,健康成長。
(二)講述有關于安全的實際案例:
1、2005年10月下旬,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一所小學晚上八時許發生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45人受傷;
2、2006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土塘鎮沉浸在悲痛中。18日晚8時30分許,土塘鎮中學發生集體踩踏事件,6名學生在下樓時被擠倒后踩死,39人受傷,其中11名重傷者至今仍在醫院搶救。據多名目擊學生稱,當晚8時30分左右,該校初一年級6個班學生下晚自習,有學生下至二樓與一樓拐彎處被后面學生擠倒,后面下樓的學生見狀驚恐萬狀、蜂擁下樓欲逃,導致學生擠在狹窄的樓梯拐彎處,互相擠踏,致有5男1女6名學生死亡,另有11名重傷。
《保護自己,我能行》主題班會小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主題班會都很熟悉吧?主題班會的召開原則是:教育性、針對性、創造性、貼近性、多樣性和靈活性。那么問題來了,要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保護自己,我能行》主題班會小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利用班會時間,我們召開了專門的《保護自己,我能行》主題班會。從學習效果來看,是比較好的,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防范意識與應急處理能力。看到孩子們認真觀看的神情,感覺這樣的班會課太有必要了。
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班會課。
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學校安全規章制度,規范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措施,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抓好平時的安全教育。
在小事中滲透安全意識,養成注重安全的習慣。每次下課的時候,教育學生不要跑出教室,避免與其他同學相撞;上下臺階要慢行,不要擁擠。每次參加學校的集會活動,教育指導學生列隊安全有序的走到操場集合。讓學生養成守秩序的良好習慣。
三、以學校活動為依托,開展安全教育。
學校安全宣傳活動是學生獲取安全知識的.主陣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條件,可以進行正規化、系統化、經常化的安全教育。
“預防為主,學會自救”主題團活動主持稿
我認為安全教育項目是五防”即“防溺水、防火、防震減災、防交通事故、防中毒”和“兩練”即“應急疏散演練”、“自救、互救演練”。當前最迫切的安全教育是讓學生有自然災害防范意識和自救技能。
一、
背景分析:今天的小學生將是新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的建設者和創造者。但他們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被拐騙、迷路、受傷等事件時有發生。為了增強隊員自我保護的意
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我班開展了“《學會自護自救》”主題班會活動。本次活動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法律常識和自我保護知識,教育學生學會“自學、自理、自
護、自強、自律”。
二、教育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安全自護常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資質和能力、體驗表達、合作、交流等過程。
(三)態度、情感、價值觀:1、通過活動鍛煉學生說話、表演能力,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學會生存、學會合作,以智、德、體協調發展為目標。 2、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參與、自主體驗、自我感受,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活動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組織學生學習《學生自護自救安全常識》,開展了自我安全教育,查找安全隱患的活動,利用班會課以快板、小品、音樂劇、知識競賽、相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未成年人自我保護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一、活動指導:
活動主要強調如何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自我保護方法,讓同學們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學會不同場合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普及安全知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學習生活中的安全事故隱患,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并能做到時時處處注意安全。
二、活動時間:2012年1月20日
三、活動地點:高二248班教室
四、活動背景:由于當前學生對自己的安全意思不高,再加上當今社會比較復雜,因此,我們要指引學生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地保護,使其安全、健康地成長,是每一個監護人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并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不斷地培養他們的自保意識和傳授他們自保及安全求助的知識。
(2)學生演講:會議伊始,同學演講圍繞“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主題進行,全面總結了各種可能受到的危害并列出了各種應對的方法措施。
同學們還對安全防范做出了解釋,認為防范宣傳教育是提高學生防范意識的重要途徑,認真做好安全教育,經常學習與本身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安全防范宣傳,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
以上就是學生自我保護主題班會的全部內容,女生自我保護教育主題班會1 教學目標: (1) 了解生活中將會遇到什么樣的危險 (2) 學會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 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準備: (1) 編排小品劇《提防壞人》。 (2) 課文“演一演”中遇到的情景表演練習,及所用道具準備。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