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會科普?一、 教學目的:1、通過讀新聞、觀看影像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科普知識的興趣。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識,并逐步培養對科普知識觀察和學習的興趣。二、 課前準備: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3、請同學們收集科普知識,那么,小學班會科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觀看影像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科普知識的興趣。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識,并逐步培養對科普知識觀察和學習的興趣。
二、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
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
3、請同學們收集科普知識,并預先準備朗讀自己找到的科普小知識。
4、老師準備幾個有趣的科普知識,用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5、準備好科普知識的錄像(最好是老師之前講到的幾點哦~聽與看結合)。
三、 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以引入主題。
1、主持人讀新聞。
2、主持人:大家聽了這則新聞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4、主持小結:
“下面,我們要看看大家都知道哪些科普小知識,誰先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大家?”
(二)找幾個小朋友朗讀或者說說自己帶來的科普小知識
主持人作小結:
“大家都講得很精彩,下面有請我們的**老師給我們講一些有意思的科普知識,你一定會大開眼界噢!”
(三)老師講解自己帶來的科普知識
(四)在小朋友興致都很高的時候,最好播放一些畫面給大家看,可以加深印象,相信這次的班會培養目的已經完全達到啦!
(五)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結:科普知識豐富多彩,更多的有趣知識等著大家以后的學習和多觀察。
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觀看影像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科普知識的興趣。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識,并逐步培養對科普知識觀察和學習的興趣。
二、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
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
3、請同學們收集科普知識,并預先準備朗讀自己找到的科普小知識。
4、老師準備幾個有趣的科普知識,用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5、準備好科普知識的錄像(最好是老師之前講到的幾點哦~聽與看結合)。
三、 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以引入主題。
1、主持人讀新聞。
2、主持人:大家聽了這則新聞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4、主持小結:
“下面,我們要看看大家都知道哪些科普小知識,誰先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大家?”
(二)找幾個小朋友朗讀或者說說自己帶來的科普小知識
主持人作小結:
“大家都講得很精彩,下面有請我們的**老師給我們講一些有意思的科普知識,你一定會大開眼界噢!”
(三)老師講解自己帶來的科普知識
(四)在小朋友興致都很高的時候,最好播放一些畫面給大家看,可以加深印象,相信這次的班會培養目的已經完全達到啦!
(五)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結:科普知識豐富多彩,更多的有趣知識等著大家以后的學習和多觀察。
科普教育主題班會
科普教育主題班會
班會目的:
1、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科普知識。
2、讓學生了解科學在我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影響。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現象;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
3、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4、從小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好品質,使他們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
班會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主持人講稿(輔助主持人講解),設計班會流程。
2、收集相關主題的科普動畫、科普謎語。
班會過程:
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
一、引入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并播放動畫《科技,使生活更美好》
二、欣賞動畫,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三、科普知識競答
1、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光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
2、眼鏡由誰發明的?(羅吉、培根)
3、為什么自行車能動?(自行車的輪胎與地面相互摩擦)
4、月亮圍繞什么東西轉?轉一周期多長?(地球)(24小時)
5、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約500萬次)
6、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7、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氣圈)
8、飛機上為什么要裝黑匣子?(它是用來記載失事時飛機上的各種情況的,幫助人們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9、什么動物能預測地震?(牛、馬、驢、兔、雞、狗、蛇、鼠、狗、貓、燕子、鷹等)
10、什么植物先開花,后長葉(連翹、迎春花、臘梅、桃樹、梨樹)
11、蜜蜂是怎樣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個蠟腺,能分泌出蠟,這種經過嘴巴的咀嚼后變得又軟又韌,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四、欣賞動畫,培養良好科學的行為習慣。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4.22世界地球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
4.22世界地球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
活動目的
宣傳世界地球日的有關知識,強調“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善待地球”的重要性,讓“善待地球,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動。
活動時間
4月18日至29日。
活動內容
1、搜集汶川、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地震、海嘯的網絡視頻或圖片分年齡段對小中大班幼兒進行宣傳教育,讓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地球媽媽生病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努力去拯救她。
2、全園幼兒向廣大家長和社區居民發出倡議:珍惜地球資源,養成良好習慣。從現在做起、從每個人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過度包裝的商品,少用塑料袋,絕不亂丟垃圾;多用節能燈,要做到人走燈滅。珍愛地球環境,倡導低碳生活。我們要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種養綠色植物,努力保護身邊的每一片綠色;要少開車,多走路、多坐公交車;保護好書本,用過的書本送給弟弟妹妹;多用扇子,少開空調;地球只有一個,大家都來努力。
【篇一】小學二年級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標:1、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演練遇到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學生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活動準備:有關地震防震圖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傳畫。
活動過程:
一、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1、講解(地震預兆)
2、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動物反常情形的諺語: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二、教師講解有關地震時應注意的問題:調地震來時注意的問題:
1、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
以上就是小學班會科普的全部內容,(1)活動前,班級組織了一個籌委會,人員由班主任、班干部組成,對科普知識班隊會的形式、程序、活動場地、器材的安排等作些計劃,大家商定后就按計劃籌備。(2)動員學生通過各種媒體,如報刊資料、電視、網絡等媒體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科學趣聞、最新科技成果等,并分門別類做好筆記,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