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15的班會?我們今天就以“3.15消費者權益日”為主要內容,通過對消費者權益的了解,切實加強我們同學們的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大力培養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增強和提高同學們法律綜合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學會用法律去維護消費者權益。那么,關于3.15的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重視,促進各個國家、地區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更好地開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我國自1987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國各地消費者組織都聯合各有關部門共同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成果,促進全社會都關心、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宣傳活動已成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意義深遠的社會性活動。
經營者利己行為嚴重。現代市場經濟中不正當競爭的加劇,使得有些商品供給者視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獲取利潤的途徑之一,他們置誠實信用等商業道德原則于不顧,竟相采取不公平的商業行為或限制性商業行為,在質量、價格、計量、商標等各個方面竭盡各種欺詐手段,坑害消費者,其結果仍然是消費者遭受損害。
最后,消費者與經營者的實力地位是非均等的。消費者通常是選擇犧牲少量效用,換取交易費用最小化。
然后在呼吁一下
,太晚了我就不說了
春季學期主題班會設計思路
2月
開學、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收心、學習習慣、學雷鋒日
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強調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學生,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
學雷鋒少年,樹校園新風:將“雷鋒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組織學生捐款獻愛心,感受助人快樂。
3月
婦女節、植樹節、保護環境、消費者權益日、安全教育日、中考/高考動員
國際婦女節:讓學生認識到女性的偉大,為女性驕傲。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學生了解環境危機,重視環境問題。
珍惜時間,學會自我時間管理:加強時間觀念,充分利用時間。
3.15消費者權益日: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理性維權。
3.27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避險能力。
高考備考動員會:激發學習斗志,明確學習目標。
4月
清明節、世界衛生日、世界讀書日、認識二十四節氣
清明,緬懷先烈:以崇敬之心,緬懷先烈。
讀書分享會:分享近期讀的書,推薦書,講述閱讀感受。
期中考前動員:分享學習經驗,制定個人目標。
5月
期中考表彰、學情分析、紀念五四青年、心理健康日、母親節、勞動節、高考考前指導
期中考表彰:表揚期中考試優秀學生,總結學情。
心理健康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陽光心態。
母親節:通過活動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時間:20xx年3月
二、班會地點: 各班自習教室
三、班會目的: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年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而我國1987年9月加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且自我國立法制定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每年的3.15就和消費、維權、打假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一個高消費的社會群體,眼中或許只有麥當勞、肯得基卻不知有消協、消法,只知消費卻不懂維權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為提高同學們的維權意識,特開展此次主題班會。
四、班會形式:
可開展辯論賽、座談會、PPT課件講解等,具體由各班團委自行決定。
五、班會主題資料(僅供參考,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其他符合主題的材料)?
前言資料:不久前,《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題為《職場陷阱坑苦學生,大學生維權率只有10%》的報道,報道指出當今大學生雖然有知識、有理性、綜合素質較高,但維權意識不強。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今年的主題為"消費與服務"。所以,我演講的題目是“消費?服務,我的責任”。
著名相聲演員王培元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買了一套沙發,沙發買回家沒多久,兩個扶手竟然長出了蘿卜纓子,扒開一看才明白,扶手竟然是用兩根大蘿卜做的。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實故事的存在,一方面是一些經營者在利益的驅使下攪亂市場規則,泯滅了服務本質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卻往往是我們消費者不懂法,不知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的一味縱容造成的。
那英也曾唱過這樣一首歌:“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詞作者閻肅曾說這首歌是送給"3.15"的,希望消費者能夠借助一雙慧眼,將這經濟生活中的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這幾年,砸汽車,砸空調的新聞越來越多,殊不知,以損壞產品來引起關注做法直接是錯誤的,這一砸,痛快了,這一砸,證據也沒了,證據都沒有了,談何要廠商賠償損失呢?
那么在紛紛擾擾的經濟生活中,誰是我們可借助的那雙慧眼呢?那就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還是學生的我們做為一個消費者的角色不多,但這并不代表這個節日和我們沒有關系,當我們在旅途勞頓后,喝到假冒的礦泉水,我們是默不作聲的扔掉還是走上前去找商家理論?當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劣質及過期啤酒瓶還在傷人,我們除了為傷者感到痛心,有沒有想到他應當如何維護應有的權益?當我們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有毒塑料袋”,有沒有告訴他們消費權益正受到了損害?當殘留農藥的蔬菜還在市場販賣、當三無產品還排放在商店的貨架上……所有的這一切,當我們遇到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我們做為一個消費者應有的權益!
十幾年來,"3?15"從一個國外泊來的普通紀念日,已經演變為中國消費大眾維權的一個節日、一面旗幟。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消費者權益日》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消費者權益日》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發票,了解發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樹立維護自我權益的意識。
3、懂得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體驗消費者的權益。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和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發票。
2、幼兒用書《消費者的保護者》。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舉行“發票博覽會”。
幼兒將自己收集的發票張貼在展板上,互相觀看、介紹。
師:你知道發票是什么嗎?(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項憑證)發票上有什么?(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名稱、商品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公章、發票號碼等內容)
師:你知道發票上的這些公章、號碼、金額都表示什么意思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發票的用途。
以上就是關于3.15的班會的全部內容,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時間:20xx年3月 二、班會地點: 各班自習教室 三、班會目的: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年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而我國1987年9月加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且自我國立法制定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每年的3.15就和消費、維權、打假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