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行為規范班會?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一)一、教育目的 通過班會,使《小學生行為規范》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指導學生的日常言行。二、活動簡介 以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為中心,通過競賽、搶答、討論、表演小品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文明品格。三、活動過程 1. 主持人引入主題,介紹行為規范知識競賽的規則。那么,小學生行為規范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接觸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是圍繞一定主題而舉行的班級成員會議。敲定一個主題班會,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行為規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行為規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主題】
【活動目的】以“文明禮貌,和諧校園”為主題組織班會活動。
1.加強養成教育,提高文明素質,養成文明習慣。
2.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宣布班會開始。
二、情境導入主題
1.觀看程門立雪的視頻
思考: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給文明下定義:
文明指一種社會進步狀態,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它與“野蠻”一詞相對立。
三、展開主題
1、說說你都知道哪些文明禮儀?
(1)早晨進校遇見老師要主動打招呼,喊聲“老師早,”“老師好”。
(2)向別人詢問應主動講“請問”。
《學規范、知規范、守規范》主題班會
《學規范、知規范、守規范》主題班會
一、活動時間:2013年9月2日(星期一)班會課
二、活動地點:一年(1)班教室
三、活動目標:
(1)全面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守則》當中的要求。
(2)通過學習規范,約束自身行為。
四、活動用具:ppt。
五、活動流程:
1.視頻導入(5‘)
播放動畫《養成教育(5)》(08:1611:45)
老師:看完這個動畫,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這個動畫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對你有什么啟發呢?(請4個同學說)
學生:……
老師點評:先重復學生的回答,再表揚。(說的不錯/說的很好/沒錯…)
老師總結:剛才大家都說的非常好。老師把大家的回答總結了一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個人都要遵守我們的規矩,否則就會害了自己,就像小魚那樣。今天,我們班會課的主題就是學規范、知規范、守規范。(教師板書)
2.習慣檢測(10’)
老師:那么,作為我們小學生,我們應該遵守什么?(規范、守則)那我們就先一起來學習一下…(逐條找學生讀并分析。)
3.相互監督。(10‘)
老師:剛才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哪些好行為,還沒有哪些不好的行為,所以,接下來呢,我們就要完善自己,讓自己形成成更多的好規矩。
《學規范講文明》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同學們的活動參與,明確“守則規范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重要性。
2、使同學們對“守則規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守則規范。
3、引導、教育同學們做文明守紀的學生。
活動準備:
1、準備節目:小品、相聲和歌曲等。
2、主持人陸子辰、吳嘉準備串聯詞。
3、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歌謠的背誦。
活動過程:
1、主持人齊聲背《守則規范歌謠》:
我是文明小學生,文明習慣早養成。
您好謝謝對不起,禮貌用語要牢記。
交流請用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準時上學不遲到,紅領巾要佩帶好。
升旗儀式穿校服,脫帽肅立行隊禮。
上課專心勤動腦,作業認真按時交。
集合活動要守紀,排隊做到快靜齊。
樓梯走廊靠右走,來往過道不亂吼。
課間休息不打鬧,文明游戲氣氛好。
進辦公室先報告,遵守制度很重要。
學校公物要愛護,水電節約每一度。
不踩草坪不摘花,不吃零食習慣佳。
果皮紙屑不亂拋,不讓垃圾隨處跑。
放學不忘關門窗,教室整潔精神爽。
養成行為好習慣,爭做規范小標兵。
2、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陸子辰: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文明禮貌既是個人素養的表現,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表現。
合唱:《咱們從小有禮貌》
吳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行為規范對于學生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為了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必須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大全)”,供參考。
**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一)**
**一、教育目的**
通過班會,使《小學生行為規范》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指導學生的日常言行。
**二、活動簡介**
以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為中心,通過競賽、搶答、討論、表演小品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文明品格。
**三、活動過程**
1. 主持人引入主題,介紹行為規范知識競賽的規則。
2. 進行行為規范知識競賽,包括簡答題、判斷題、自由發言和討論題。
3. 總結班會,強調行為規范的重要性,引用名言作為結束語。
**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二)**
**一、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增強班級凝聚力,將規范內化為自覺行動。
**二、教學流程**
以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為中心,通過生活實例窺探、行規討論交流、反面案例啟示等活動進行教育。
**三、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四、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讓學生評判同學的儀容儀表是否符合規范。
2. 討論文明與不文明的行為,聯系實際列舉校園中的例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66204.htm
這是資料
首先先點明開班會的目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在學校里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 還要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可以搞一些活動比如問答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知多少?(具體問題你根據百科里的資料編吧)
情景表演 什么讓座啊 扶老奶奶過馬路啊 找同學表演 讓大家說著遵循的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里的哪一方面等等
最后總結
通過這次班會 我們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它不再是約束我們的條例 而是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和學習的準則 。。。。。。以下省略。。。
以上就是小學生行為規范班會的全部內容,為了充分發揮《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作用,以“守則”和“規范”為準繩,約束學生日常行為,對學生進行良好品質的養成教育。我們以主題班會形式,檢測學生對“守則”和“規范”內容的掌握情況。 活動目的: 1、教育學生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做德、智、體、美、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