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外防欺凌主題班會?小學校園欺凌主題班會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節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那么,校內外防欺凌主題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防欺凌的應急預案(通用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減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時常要預先開展應急預案準備工作。那么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防欺凌的應急預案(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欺凌的應急預案1
近年來,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
為加強此類事件的預防和處理,我校結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16]22號的要求,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要求通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現將有關治理活動應急預案制定如下:
一、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一把手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中層干部班主任
二、主要領導職責:
一把手:負責對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做總體安排。
副校長:負責對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的具體落實。
德育處:負責學校欺凌專項治理防治及根據上級要求部署具體工作。
安全生產月主題班會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安全生產月主題班會教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全生產月主題班會教案1
一、班會目的:
通過開展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主題的安全知識教育班會,增強班內學生的安全意識,能懂會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內外的安全知識,達到積極預防危險的發生并提高學生基本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收集適合學生特點的一些安全知識。
三、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并組織活動紀律,讓班內學生明確本節班會的主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懂得珍惜愛護自己寶貴的生命,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接下來師引領學生回憶鞏固了解過的一些關于安全知識,師問生答。
2、師領生做選擇題
(1)關于樓梯安全,下面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①上下樓梯時,靠右側行走。
②下課的時候和同學坐在樓梯臺階上打鬧。
(2)打掃教室衛生時,下面哪些行為可能很危險?
①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②用抹布擦桌凳。
小學校園欺凌主題班會通用5篇
上學期間,大家肯定對各類主題班會都很熟悉吧?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那么,主題班會需要如何準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校園欺凌主題班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校園欺凌主題班會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節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2、走進校園欺凌:
(1)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此前被同學欺凌4年。
(2)福建南安中學生暴力3分鐘,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
3、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1)學習壓力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
(2)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虛。
(3)傳媒渲染,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
4、校園欺凌帶來的危害:
校園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5篇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由老師、同學和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實施的,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關于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方便大家學習。
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1
__月17日,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黔西南州興義市盤江路小學以“校園反欺凌”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活動,想方設法從根子上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當天下午,根據學校安全處的安排,該校29個班級紛紛圍繞“什么是欺凌?為什么要反欺凌?”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分享:所謂欺凌,簡單來說就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要嚴厲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活動中,部分班級還讓同學走上講臺,列舉身邊的“校園欺凌”現象,并就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校園欺凌專題教育材料一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5年,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發生地既有大型城市也有欠發達地區。面對這樣的現實,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
近年來,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事件頻繁發生,嚴重性、發生頻率和隱蔽性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地域遍布全國各地,從小學到高中均有涉及,75%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其中初中生占42.5%。從欺凌性質看,低年級以直接欺凌事件為主,到高年級則呈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等多種方式并有。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較弱,攻擊性比較強,又有強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初中以上學生的欺凌行為有明顯的團體化特點。
校園欺凌中通常有兩種角色:實施欺凌的學生、被欺凌的學生。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們有時是欺凌者,有時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關注。
人們往往以為只有被欺凌者會受到傷害,但很多調查和追蹤研究卻發現,欺凌事件的雙方都是受害者,甚至旁觀者的心理也被扭曲了。
以上就是校內外防欺凌主題班會的全部內容,(一)打架斗毆。打架斗毆是校園里最常見的暴力行為,通常是一些品德較差的大同學,自以為有力氣,就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來毆打校內外的學生。除此之外,還有這伙中學生與另一伙中學生相互毆斗的現象,也稱為學生打群架。中學生打架斗毆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聲譽,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